托雷多是個全城都是文化遺產的中世紀古城,
從羅馬時期開始,在腓力二世前為卡斯提亞王國首都,
於1986年列入世界文化遺址。
這是個融合基督教、伊斯蘭教和猶太教三元素的世界遺產古城。
因此被稱作「三文化城」。
今晨起大霧,在旅館前拍攝,
當時覺得右側的建築物很有看頭,
結果回家一查才發現,它就是托雷多古堡~~
右邊是我們住的旅館,左邊就是托雷多阿卡乍堡,
大家卻渾然不知古堡就在眼前,哈哈!沒認真作功課~~
這就是我們住的旅館~~
托雷多早期是以鑄造兵器聞名,
這是旅館的櫥窗陳列的古代刀劍,唐吉訶德和桑丘又出現了~~
城內有隨上隨下的觀光巴士,
右邊的古堡已經清晰可見。
托雷多城堡在三世紀時曾是羅馬帝國的宮殿。
15世紀時由查理五世下令重建,
20世紀時西班牙內戰碰壞嚴重,
修復後,成為今日的軍事博物館~~
一大早清潔工人就開始工作~~
清晨冷清的科索多佛廣場,觀光客還沒進城~~
主街道也沒遊客,這些都是團友~~
因為時間還早,加上今天是12月25日,很多商店不營業,
我們才有機會欣賞鐵門上的彩繪~~~~
畫的大多是托雷多古城,JOYERIA是珠寶店~~
還有許多色彩繽紛的圖飾~~
這是間有歷史的珠寶店,從1945年迄今~~
Tabacos是菸草店~~
建築和商店都很有特色~~
托雷多曾經被阿拉伯人統治,
承襲當時的習慣,房子都蓋得非常密集,
因此山城中很多曲折蜿蜒的巷道~~
雖然這個指標說可以去大教堂,
但昨晚走過,明明是往前走大路,就沒有彎進巷內。
後來才發現這是側門,往前走是正門~~
這又是一個遺憾,
有團友說側門可以進去。應該是給信徒參拜。
奇怪了我都拍了照,怎麼沒想到進去瞧瞧。
資料顯示,這個側門是教堂最古老的一座北門,是很有看頭的,
而且從這裡進入還可以免費參觀一小部分教堂內部~~
鐵門上的圖繪全是大教堂,代表大教堂近了~~
果真,穿過這拱牆就是大教堂了~~
大教堂有兩座高聳塔樓,
一座是哥德式的尖塔,有92公尺高。維修中~~
但另一邊有地下水流過,地基不穩,不適合蓋塔樓,
於是改為文藝復興風格的圓頂~~
這是1800年才建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大門,被稱作平門。
因為這是一個內外平齊沒有台階的大門,
作為聖體節遊行隊伍進出使用,
現在成為遊客參觀教堂的出入口。
入內參觀要自費,興致勃勃掏錢買票,
結果工作人員說不開放,真是扼腕啊!
上網看了資料今天是12/25聖誕假日,要下午兩點才開放,
事後聽團友說側門可進去,更是懊惱。
因為看了檔案資料教堂內部非常壯觀~~
不能入內參觀,只好在外面認真看。
托雷多大教堂是西班牙三座13世紀哥德式主教座堂之一,
被認為是西班牙哥德式風格的傑作。
始建1226年費迪南三世在位時期,原址是一座清真寺,
教堂的設計初衷,就是要完全覆蓋清真寺的痕跡。
直到1493年才完成。
耗時200多年的建築,經過多次的整修和增建,
雖以哥德式為主,但也包括了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~~
正門有三個,中間是饒恕門,
饒恕門有個大拱門,門上有六層哥德風格的拱門飾~~
十五世紀時,懺悔的人經過饒恕門就被寬恕了。
但現在饒恕門是關閉的,在特殊場合才開門,
大門中間的立柱上雕刻著救世主基督。
兩側則是代他向四方傳道的十二使徒~~~
門楣上刻著七世紀托雷多大主教聖伊爾德豐索(San lldefonso de Toledo 607-667)
接受聖母瑪利亞賜予十字塔的場景~~
門拱的上方有一排小雕像,
表現的是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在最後晚餐的樣貌,
中間端坐的是耶穌~~
饒恕門左邊的是地獄門,
因為有攤販,沒有拍到右邊的最後審判門~~
1493年之前,教堂建成的最後一座大門是南門,
當時又叫做新門~~
由於門上雕刻了聖母升天的圖象,也被稱為喜樂門~~
門前柱子上有栩栩如生的獅子盤踞,又稱作獅子門~~
獅子門旁邊的天鵝旅館,住在這裡面也挺不錯的,
一開窗就可以看到大教堂~~
大教堂旁是市政廳,市政廳原為修道院。
教堂前面是市政廳廣場,
因為節慶廣場上有旋轉木馬及許多攤販,很難取景,
沒辦法拍到教堂的全貌,只好認真看教堂的大門~~
攤販正炒著堅果,冷冷的空氣中,飄浮著白煙,似乎溫暖了些~~
西班牙水果乾的顏色像調色盤,我們竊竊私語,會是色素嗎~~
離開市政廳廣場,看到這個有趣的畫面~~
Mazapan是小杏仁餅,
據說當時阿拉伯人攻擊托雷多的時候,
城內缺乏糧食,百姓沒東西吃,
修女用杏仁和糖作了杏仁餅,給百姓和士兵充饑,
在聖塔麗塔(Santa Rita)修道院的修女還有做來販賣,
久而久之成了當地有名的點心~~
西班牙的磁磚拼貼技術很有代表性,
這些店招都是磁磚拼貼~~
唐吉訶德的T恤,很有紀念性,只是商店沒開門~~
古城小巷中來了台時髦先進的摩托車~~
來到甜點店,我沒有買小杏仁餅,
買了不同口味的西班牙牛軋糖~~
巷弄裡時常可見賣工藝品的小店,
彷彿訴說著過往輝煌的歷史~~
買了個有Toledo Logo的小磁盤作紀念~~
回到科索多佛廣場,大霧未退,拍了這張相片就離開,
竟然忘了去看看拱門後的雕像究竟是哪位~~
整理相關片時,發現最有名的Mazapan杏仁小餅,
就在第二間的Santo Tome ~~
回房間把行李款好,到小陽台張望一下~~
竟然可以看到大教堂的尖塔~~
旅館在山城的高處~~
遠眺山城~~
房間的木門厚重,推開要用點力氣~~
即將離開托雷多,今天非常冷,只有八九度左右~~
坐在車上經過比薩格拉新門,
昨晚經過時以為今天會來看,結果要離開了,
趕快搶拍,勉強留下來這張。
比薩格拉新門是托雷多最知名的中世紀城門,
興建於1559年,城門上刻有查理五世的紋章,
是托雷多市的主要入口~~
快到城門時拍了這張,
後來才發現這是聖地牙哥阿拉巴爾教堂的一小部分。
由原本清真寺改裝而成的教堂~~
城門外的旅館及住家,這建築就是摩爾人風格~~
托雷多依山而建,三面環河(太加斯河),有絕佳的地勢。
自羅馬時期的西哥德人、回教徒、基督教徒都選擇這個重要的據點。
借用一張網友的相片,就可以看出這古城的險要。
這在城外一個觀景台拍攝,
起初以為只有自由行的人才有辦法拍,
後來發現很多團也來這裡取景。
怪不得有人說到托雷多,沒來這兒看全景是最大的遺憾~~
正因為三面環河,另一面有城牆,
托雷多有「鐵甲之都」的稱號~~
太加斯河(Rio Tajo)是伊比利半島最大的河流,
往西會經過葡萄牙流入大西洋。
大部分流域都在葡萄牙境內,小部分流經西班牙,河道並不寬~~
經過聖馬丁橋時,下車拍照。但停留時間很短,不敢跑遠~~
聖馬丁橋是托雷多古城西邊聯外的橋梁,
建於13世紀,全長40公尺,其中有27公尺跨越在太加斯河上,
拱門設計的橋身為其特色,彷彿置身中古世紀~~
橋頭矗立兩座厚重的防衛塔,屬於哥德風格~~~
眺望聖若望皇家修道院,
是紀念伊莎貝爾女王即位卡斯提爾女王而建的~~
網友整理了托雷多的景觀圖,
可惜的是這麼一個文化豐富的地方,
我們看就只走過廣場,在教堂外面看看,在聖馬丁橋拍照~~
午餐時,餐廳對面的建築物吸引了大家,
原來是托雷多火車站,
建於1919年,托雷多是最早擁火車站的西班牙城市之一~~
摩爾式風格的建築物,有洋蔥形拱廊,四角塔樓,
外牆的雕刻非常細緻。
翻看資料火車站的內部真的很特別,
我們只是站在對街欣賞,沒有過馬路進去看,又是另一個遺憾~~
這是路旁的廣告牌,大中午的,氣溫只有8度~~
中午用餐的中餐廳,因為遇到聖誕假期,很多西班牙餐廳都不營業,
我們連續吃了好幾次中餐,冷冷的冬天,也只有中餐可以溫暖大家的胃~~
等待遊覽車來接我們時,
在餐廳門口曬太陽,欣賞火車站投射的迷人光影~~
前進馬德里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