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女耕心讀書會這學期的主題是『閱讀屏東』,在討論參訪行程時,邱才彥老師極力推薦高樹,他說高樹值得一看,於是介紹志工團團長 溫玉光先生給我們,由圖書館陳主任和溫先生商討後,有了今天這個讓大家收穫滿滿的行程~~
第一站~順天宮(石獅公)~~

這裡三座石獅子,每座都有一段生動的故事背景,如果沒有溫 先生的詳細解說,我們充其量把牠當作古蹟看就很不錯了,現在聽了背景故事後,這些獅子又好像活了過來~~
這是第一隻石獅~石獅公~獅老大~~
↓這張是翻拍 溫 先生的相片,他說獅老大出土時他在現場,獅身前的玉珮在陽光下還閃閃發光~~
由這段敘述可知在乾隆年間(1737~)先民在此居住,而有了石獅護他們。1857年山洪暴發,山獅埋入土中,直至1984年出土,獅老大該有二百多歲了~~
由順天宮中保存的這塊石碑題字,(乾隆二十八年)可以推算約在1763即存在~~
這些金爐上的雕飾,太新了,嗅不出古味~~
第二站~仙人井~~
這口老井有一百多年的歷史,它的背後也有一段溫馨感人的故事~
為了安全,老井己加封~~
第三站~石獅公園~~(獅老二及獅老三)
獅老二建於大正七年(1918)~也有九十四歲了~~
昭合九年(1934),口社溪氾濫,神明起乩直指大路觀石獅起神威,將洪水分兩路,禍及南勢,又經神明指點,擇夜將石獅屁股打洞,破其神力,從此獅老二神威不再~~
獅老三~民國五十四年修建,妝扮年輕,是不滿五十歲的石獅~~
賀伯颱風口社溪氾濫,口社村逃過一劫;莫拉克八八風災時,口社溪決堤,大路觀村又逃過一劫,村民皆認為是石獅護佑~~
三隻石獅的位置~~
第四站~鍾理和故居~~
這是鍾理和的出生地,十八歲時,遷居美濃~~
美濃的『鍾理和紀念館』己去過幾次,這裡還是第一次來,之前還以為鍾理和一直住在美濃哩~~
觀看一段訪談記錄片~~
缺水期間家家戶戶都要存水,通常要存五天的用水量~~
第五站~恩公廟~~
1860年,美濃、萬巒的義民護衛大路觀村民,犧牲者供奉在此~~
整修得太現代化,己看不出一點古樸~~
第六站~橋本九紀念碑~~
當時村民被變賣的土地失而復得,由屏東郡警察廳的橋本九八課長代為登記畫分土地,使農民得以維持生計~恩同再造~~
第七站~午餐時間~大路觀老麵店~~
這麵店己有四十多年歷史~~
看這櫃檯的木痕,就可推算它的年歲~~
客家傳統美食,粿仔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