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時,赫然發現屏女的校園還真美,蓊鬱老樹的光影映在紅樓上,真是一幅迷人的畫面。回家整理相片時才發現:我在屏女待了半輩子(三年高中生活,二十八年教書生涯)竟沒有好好地在校園中欣賞這光影之美,也許是上了攝影課,對週遭美的事物敏感了起來。今早又去屏女走了一遭,從操場到中庭再到科教大樓繞了一圈,因放年假校園中沒學生,此時還挺適合外拍的。
一進校門,這棟建築物是行政大樓。
行政大樓旁有一排高齡的印度紫檀,枝幹優美,開花季節小黃花隨風飄落,滿是詩情畫意。我高一時的教室就在行政大樓的位置,下課時,靠著窗,看小黃花飄落,在那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,這也算是一種美麗的哀愁吧!
這是當年的保健室(健康中心)。
明德堂原先是禮堂,現為音樂班的演奏廳及個別教室。
操場旁的雨豆樹是屏女的特色,不論是校慶或是畢業典禮的請柬上都有雨豆樹的芳蹤。
白色建築物是活動中心。
女生宿舍(淑德樓)。
新建的體育大樓,有室內游泳池。
司令台。
雨豆樹下高起的土地,像台灣島。
運動會大隊接力賽時,這裡可熱鬧了。
紅樓(弘德樓)是屏女最美的一棟建築物,有中國風的古典設計。
紅樓前的中庭,是屏女最美的廣場。在樹下的石桌旁不論是看書、聊天都是享受。
這是當年的科學館。
從中庭樹葉的孔隙中,窺見教學大樓(尚昀樓)。
教學大樓(尚昀樓)。
圖書館及綜合教學大樓。
圖書館後大樹下的座椅。
誰也猜不到,這典雅的建築物原先是學生的洗手間,現已改為學生合作社。
合作社旁的牆頭,一株開得燦爛的火燄茉莉。
新建的科教大樓。
校園中的裝置藝術,小松鼠已是校園中的一份子。
閱讀儲備知識。
另一座藝術品,用聞雞起舞來惕厲自己努力向學。
日式宿舍,算是屏女的古蹟之一,我們的耕心讀書會每月在此聚會,發思古之幽情。
小葉欖仁和紅磚的低聲絮語。
這個公佈欄我有參與設計。
校長宿舍前的菠蘿密,應該也是人瑞級的吧!
進德樓以前是圖書館,現在一樓為原住民資源教室,二樓為家政教室,三樓為會議室。
教學大樓(敬暉樓)。
【陽光兒女】屏女的標誌。
印度紫檀。
印度紫檀的落葉。
